从物资普遍匮乏的时代,到精神异常空虚的当下,我们正在经历什么
本文以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提出的"穷不安道,富不乐业"社会困惑为切入点,结合历史变迁与文学表达,深入探讨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失落与重建问题。文章通过分析陶渊明、苏轼、杜甫等文人的生命实践与创作,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安顿心灵的智慧,并结合现代社会特点,提出精神家园重
本文以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提出的"穷不安道,富不乐业"社会困惑为切入点,结合历史变迁与文学表达,深入探讨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失落与重建问题。文章通过分析陶渊明、苏轼、杜甫等文人的生命实践与创作,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安顿心灵的智慧,并结合现代社会特点,提出精神家园重
戴复古(1167—?) 字式之,天台黄岩(今属浙江)入。一生不仕,浪游江湖。尝居南塘石屏山,因自号石屏。江湖派著名诗人,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,兼具江西诗派风格。曾从陆游学诗,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,反映人民疾苦,具有现实意义。其词中亦颇有爱国之思,风格豪放,接近苏
一落索满路旋丝飞絮,韶光将暮。此时谁与说新愁,有百啭、流莺语。俯仰人间今古,神仙何处。花前须判醉扶归,酒不到、刘伶墓。一落索识破浮生虚妄,从人讥谤。此身恰似弄潮儿,曾过了、千重浪。且喜归来无恙,一壶春酿。雨蓑烟笠傍渔矶,应不是、封侯相。一丛花尊前凝伫漫魂迷,犹
唐庄宗制,名忆仙姿,嫌其名不雅,故改为如梦令。盖庄宗作此词,卒章云:“如梦如梦,和泪出门相送。”因取以为名云
2000多年前,庄子借渔夫之口,留下了一份识人、修己的顶级心法。今天,我们一起重读这份绝学,它比任何社交技巧都更根本,也更深刻。